當前位置: > > > 2007煤炭定額

                    更新時間:2023-09-14

                    快訊播報

                    2007煤炭定額快訊

                    2022-06-16 11:02

                    【陜西省子長礦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眾參與信息公示】子長礦區一期、二期規劃區總體規劃已分別于2004年、2007年獲得了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本次子長礦區總體規劃是將原已批復的子長礦區一、二期規劃區及其北部、南部部分區域統籌考慮,形成一個大的、完整的煤炭規劃區,共規劃35個井田、4個后備區和6個勘查區,礦區總規模約43Mt/a。

                    2020-09-04 13:51

                    【重慶南川區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市級對直接性關閉煤礦按定額獎補方式給予專項獎補(基礎獎補)資金,獎補標準根據化解過剩產能任務量、職工安置人數、困難程度測算確定,原則上一次性給予600萬元/礦的包干獎補。

                    2020-07-17 15:03

                    【重慶市南川區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直接性關閉煤礦按定額獎補方式給予市級專項獎補資金,獎補標準根據化解過剩產能任務量、職工安置人數、困難程度測算確定,原則上一次性給予600萬元/礦的包干獎補。

                    2019-09-10 15:46

                    【龍巖關于2016-2017年度關閉淘汰小煤礦中央專項獎補資金發放公示】根據《龍巖市永定區煤炭工業企業結構調整中央專項獎補資金管理細則》和2019年9月4日下午區政府《關于永定區煤炭工業企業結構調整中央專項獎補資金事宜專題會議》精神,對我區2016-2017年度依法關閉并通過省級化解煤炭過剩產能驗收組驗收的15家煤礦120萬元/處定額獎補。

                    2007煤炭定額價格行情

                    2007煤炭定額相關資訊

                    • 焦煤資源稅改革過去10個月 多省份按最低標準8元/噸征收

                      ”山西當地一家生產焦煤的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山西省按照8元/噸的比例征收焦煤資源稅已經好幾年了,所以國家此次調整,并沒有給企業帶來多大影響“并沒有聽說公司因為焦煤資源稅的變動導致成本上升了” 對此,記者詢問了山西省煤炭廳相關人士,對方告訴記者,“山西省從2007年2月1日起焦煤的資源稅稅額征收標準就開始執行每噸8元的標準了,2011年11月1日國家對焦煤資源稅實行新規定后,山西省的焦煤資源稅征收暫時仍維持原定額度”。

                    • 焦煤資源稅改革10月有余多省份按最低標準8元/噸征收

                      ”山西當地一家生產焦煤的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山西省按照8元/噸的比例征收焦煤資源稅已經好幾年了,所以國家此次調整,并沒有給企業帶來多大影響“并沒有聽說公司因為焦煤資源稅的變動導致成本上升了” 對此,記者詢問了山西省煤炭廳相關人士,對方告訴記者,“山西省從2007年2月1日起焦煤的資源稅稅額征收標準就開始執行每噸8元的標準了,2011年11月1日國家對焦煤資源稅實行新規定后,山西省的焦煤資源稅征收暫時仍維持原定額度”。

                    • 資源稅改革對煤炭行業的影響

                      此次稅改主要有兩大看點:一是將原油和天然氣資源稅計征方法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征收比例為銷售額的5%—10%;二是煤炭資源稅仍采取從量計征,調整類稀有煤種焦煤稅額標準由8元/噸調整為8—20元/噸,其他煤種統一為0.3—5元/噸 我國煤炭資源稅改革的歷史沿革 1949年—1984年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實行資源無償開采制度;1984年10月《資源稅條例(草案)》頒布,僅對銷售利潤高于12%的企業和個人征稅,主要采取累計稅率方法;1986年10月《礦產資源法》實施,國家對礦產資源實行有償開采,需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充費,“稅費并存”制度確立;1993年全國財稅體制改革,對煤炭行業實施“普遍征收,級差調節”的原則收取0.3—5元/噸的從量定額稅;2004—2007年先后5次調整《資源稅暫行條例》確定各省區噸煤資源稅為2.5—4元的單位稅額標準;2007年將焦煤資源稅稅額確定為8元/噸,首次按煤種上調煤炭資源稅;2011年10月的這次調整依然采取“從量定額”的方式,但石油、天然氣行業采取“從價計稅”對煤炭行業也有一定啟示。

                    • 煤炭資源稅政策研究報告

                      資源稅是以對自然資源征稅的稅種的總稱我國資源稅暫行條例規定,資源稅的征稅范圍有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鹽等7大類 一、資源稅征收現狀 (一)資源稅征收標準 1、我國目前資源稅征收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此條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

                    • 煤炭資源稅政策研究報告

                      資源稅是以對自然資源征稅的稅種的總稱我國資源稅暫行條例規定,資源稅的征稅范圍有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鹽等7大類 一、資源稅征收現狀 (一)資源稅征收標準 1、我國目前資源稅征收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此條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

                    • 去年財政收入達5.13萬億同比增長32.4%

                      目前國家僅對自然資源中的礦產品和鹽征收資源稅資源稅共設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鹽7個稅目,實行定額征收,根據資源的種類、開采條件和資源的稟賦狀況等,設置不同的稅額資源稅的稅基是應稅資源產品的銷售量或自用量 2007年,資源稅收入共完成261億元,增長26.1%,資源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0.6%。

                    • 去年財政收入達5.13萬億同比增長32.4%

                      目前國家僅對自然資源中的礦產品和鹽征收資源稅資源稅共設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鹽7個稅目,實行定額征收,根據資源的種類、開采條件和資源的稟賦狀況等,設置不同的稅額資源稅的稅基是應稅資源產品的銷售量或自用量 2007年,資源稅收入共完成261億元,增長26.1%,資源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0.6%。

                    • 大連瓦軸軸承生產節能更環保

                      2007年上半年,瓦軸萬元產值能源費用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4.2%,實現節電37.7萬千瓦時、節水2.6萬立方米、節成品油38噸、節煤炭158噸,節約能源費用175萬元 在節能工作中,瓦軸首先夯實節能基礎工作,重新修訂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能源消耗定額,各單位將每月指標層層分解,對各作業區、重點耗能部位、機臺制定定額,落實責任人,跟蹤管理,使節能管理工作步步深入。

                    • 大連瓦軸軸承生產節能更環保

                      2007年上半年,瓦軸萬元產值能源費用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4.2%,實現節電37.7萬千瓦時、節水2.6萬立方米、節成品油38噸、節煤炭158噸,節約能源費用175萬元 在節能工作中,瓦軸首先夯實節能基礎工作,重新修訂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能源消耗定額,各單位將每月指標層層分解,對各作業區、重點耗能部位、機臺制定定額,落實責任人,跟蹤管理,使節能管理工作步步深入。

                    • 2007年中期煤炭市場走勢預測及行業性政策建議

                      與此同時,煤炭洗選業投資增量的不斷下滑,預示著2007年在建新產能的釋放速度及節奏將明顯快于已經過去的2006年從需求來看,國家對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的約束考核力度進一步加大,單位產品煤炭消耗將走低(最近國家已公布了有關高耗能產業的單位產品能源消耗定額,以力促節能工作進一步落到實處)同時,受人民幣升值及出口稅率調整的影響,國內工業產品的外部需求將進一步萎縮,工業產品產量增量繼續下滑,對煤炭等能源產品的需求也將硬性走低。

                    • 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開局“十一五”來之不易

                      我們加強了經濟形勢分析,注重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地提出了當前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是努力使“三過”問題,即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貿易順差過大的問題平穩收斂,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 國家發改委鼓勵和支持寶鋼、鞍鋼、唐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完成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聯合重組,中鋁公司加快并購地方電解鋁企業,海螺、冀東等大型水泥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 在加快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我們認為要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著力振興裝備制造業,積極推進服務業加快發展 由于產業結構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節能環保措施見效要有一個過程,各種政策支撐條件還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去年全國節能減排目標確實難以實現,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工作力度明顯加大,取得了一定成效 去年全年用于農村建設的投資超過600億元,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積極推進縣級支農投資整合的改革,選擇50個市縣進行試點 醫療衛生方面,按照國務院部署,成立了由發改委和衛生部牽頭、14個部門組成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工作小組,已著手開展相關工作 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頒布了《利用外資“十一五”規劃》;與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的《鼓勵和規范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意見》,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出臺了《境外投資產業指導政策》 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國民經濟繼續平穩、快速增長,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從外部環境、宏觀運行到微觀主體都在發生迅速而深刻的變化,帶來了一系列的新矛盾、新問題、新挑戰,宏觀決策難度倍增.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調控措施頻繁出臺,經濟、行政手段并舉,考驗著決策部門的智慧與技巧. 在這樣的環境中,中國經濟仍以一個穩健的姿態進入了“十一五”的第二年.GDP已經連續四年兩位數增長,宏觀經濟運行如何在“好”的前提下保持“快”的總體態勢,其根本思路是狠抓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但在2007年仍然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擔負著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力推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任.在新的形勢下,其工作格外令人矚目. 為此,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年初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專訪,就發改委系統在過去一年內控制投資增速、消化過剩產能、節能降耗、新農村建設和區域協調等重大問題,暢談了決策過程和具體成果. 《第一財經日報》:從統計數據看,去年第一季度,投資、信貸和外貿順差數據開始顯現“三過”,第三季度開始,各項宏觀指標又顯示增速有所回落.但高增長、低通脹背后的隱憂始終伴隨著對宏觀形勢的判斷,你如何評價去年的宏觀形勢和調控效果? 馬凱:我認為去年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總體看有六個特點,速度較快、物價較低,效益較好、實惠較多、運行較穩、后勁較足.從效益產出看,2006年財政收入增長2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30%左右;從結構看,產業結構調整出現了許多積極變化.從“人本”角度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可超過1050萬人,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快,農民人均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實際增長6%和11%. 我認為值得注意的是經濟發展的后勁也較足,糧食連續三年增產,能源、交通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繼續得到加強,煤電油運的瓶頸制約緩和,支撐條件改善,改革開放繼續深化.需要指出的是,2006年下半年以來,宏觀調控成效進一步顯現,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有所收斂.去年國家發改委堅決貫徹執行中央關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發揮參謀助手作用.我們加強了經濟形勢分析,注重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地提出了當前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是努力使“三過”問題,即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貿易順差過大的問題平穩收斂,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 現在回頭看,投資增幅已有所回落,去年1~11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6%,增幅比上半年回落4.7個百分點;貨幣信貸投放放緩,9月、10月和11月新增貸款同比分別少增1252億元、95億元和315億元,廣義貨幣M2增速由5月末的19.1%回落到11月末的16.8%. 上述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一年來,發改委系統包括經貿、物價、物資儲備、中小企業管理等部門,在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和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下、密切配合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實現“十一五”良好開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一財經日報》:除了針對經濟運行情況出臺的宏觀調控政策之外,國家發改委去年為各部門落實“十一五”規劃方面還做了哪些工作? 馬凱:去年3月,“十一五”規劃綱要經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后,我們開展了一系列貫徹落實工作.主要分解落實綱要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將責任細化到部門,把主要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地方.加緊做好專項規劃的編制和組織協調.修訂了能源總體規劃以及核電、可再生能源、液化天然氣、乙烯、煉油、水泥、船舶等專項規劃,制定了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國家石油儲備體系、石油天然氣管網、綜合交通體系、沿海港口、生物產業、紡織等專項規劃. 《第一財經日報》:你多次在講話中提到2007年的主要工作是維持調控的持續性,防止大起大落,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在此基礎上,你認為2007年的調控難點是什么? 馬凱:完善調控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其實為了把中央的決策和各項調控措施落到實處,我們已經開始狠抓督促檢查.按照國務院要求,對國務院第132次和140次常務會議確定的任務,提出了部門分工建議,并及時跟蹤重點工作的進展情況和政策實施效果.會同國土、環保等7個部門,組織6個督查組,指導各地對新開工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取得了積極成效.去年四季度以來,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了2007年經濟工作的初步考慮,為中央決策做了必要準備. 《第一財經日報》:除了“三過”問題,針對宏觀調控中的突出矛盾“產能過?!?去年也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既對重點調控行業實行有保有壓又對重點行業中的大型企業提出整合的導向意見,有評論認為,這樣成系統、成規模的產業政策的密集出臺,對經濟的調控,在經濟和行政手段之間,有偏重后者的傾向,你如何看? 馬凱:抑制產能過剩、加快自主創新、大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去年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認為,要把解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并研究起草了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意見,以國務院文件下發. 我們認為,應該按照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扶優汰劣的政策思路.在此思路下,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禁止用地、限制用地項目目錄,出臺了水泥、電解鋁、鋼鐵等11個行業的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提高了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的準入標準,加大了差別電價政策的實施力度. 在企業層面,國家發改委鼓勵和支持寶鋼、鞍鋼、唐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完成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聯合重組,中鋁公司加快并購地方電解鋁企業,海螺、冀東等大型水泥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除此之外,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督促檢查,依法關閉了一批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鋼鐵、小水泥、小煤礦.淘汰了一批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爐和15噸以下的小轉爐.水泥濕法窯工藝大部分已停產或拆除,新型干法水泥比重達到47%,比去年又有所提高.電解鋁自焙槽已全部淘汰.煤炭行業關閉小礦井5931處,淘汰落后產能1.1億噸. 在加快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我們認為要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著力振興裝備制造業,積極推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國家發改委已經研究制定了29項落實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配套政策,編制完成高技術產業化和國家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等專項規劃,新增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92家,組建超聲醫療、燃料電池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啟動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組織實施生物質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化重大專項. 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方面,國家發改委支持大型核電機組、百萬千瓦級超臨界火電機組、新型船舶等重大裝備的國產化.此外,相關第三產業,我們積極推進了服務業發展,也正因此,去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繼續改善.我們組織制定了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支持服務業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新興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組織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安排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 《第一財經日報》:能源約束指標,即萬元GDP能耗“十一五”期間每年降低4%,去年沒有實現目標,你在最近又指出,資源環境矛盾日趨尖銳,節能減排形勢十分嚴峻,2007年將如何加大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工作力度? 馬凱:由于產業結構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節能環保措施見效要有一個過程,各種政策支撐條件還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去年全國節能減排目標確實難以實現,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工作力度明顯加大,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今年和今后的節能減排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從主要措施來看,研究起草并由國務院發布了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召開了全國節能工作會議.實施萬元GDP能耗指標公報制度,將能耗降低指標分解到各省(區、市),與30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部分中央企業簽訂了節能目標責任書.全面推進十大節能工程,強化重點耗能企業節能工作,擴大了強制性能效標識制度實施范圍.繼續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引導用電大戶優化用電方案.提出了政府機構節能目標、重點和措施.積極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繼鋼鐵、有色金屬行業之后又召開了化工、煤炭行業的循環經濟現場交流會.發布了國家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導向目錄.支持城市污水處理設施243個,工業治污項目153個.加大重點流域和區域污染治理力度,開展淮河、松花江工業廢水治理.天然林資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以及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繼續推進.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工作. 《第一財經日報》:“新農村”建設和區域劃分及定位重塑也是本輪五年規劃的新亮點,在這兩項工作方面有怎樣的新舉措? 馬凱:在“新農村”建設方面,我們的工作是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基礎條件,并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及時啟動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加強農資價格監管.去年全年用于農村建設的投資超過600億元,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其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使2897萬農民受益;新增沼氣用戶260萬戶;改擴建東、中部地區通村瀝青(水泥)路9.6萬公里,西部地區通鄉瀝青(水泥)路2.3萬公里.積極推進縣級支農投資整合的改革,選擇50個市縣進行試點. 在區域工作方面,落實“十一五”四大功能區設想,我們啟動了全國主體功能區劃規劃編制工作,研究提出了《關于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劃規劃的指導意見》.此外,扎實推進西部大開發.會同有關部門,編制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全年投到西部地區的中央預算內和國債資金比重達4l%.新開工建設12項重點工程.青藏鐵路提前一年通車并順利投入運營.三峽三期等一批重點工程建成投產.啟動了西北五省退耕還林地區基本口糧田建設試點.預計全年完成退耕還林400萬畝,退牧還草1.5億畝. 同時,穩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繼續開展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采煤沉陷區治理和棚戶區改造.協調國有銀行和東北三省政府,加大東北地區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啟動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在深入調研基礎上,起草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以中央文件下發.明確了落實中部崛起政策措施的部門分工,提出了促進中部崛起扶持政策的實施范圍.引導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研究提出了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意見,以國務院文件下發.積極推動上海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改革繼續深入、也是宏觀調控十分關鍵的一年,剛才我們談論的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也更推動了體制矛盾的改革,在國家發改委主管的能源價格、醫療衛生體制以及對外進出口政策等方面,有什么大的動作? 馬凱:在著力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條件和外部環境,在切實履行好改革總體指導和綜合協調職能的同時,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一些重要領域改革取得積極進展.可以說的是,政府投資代建制范圍繼續擴大;能源價格方面出臺石油綜合配套調價方案、推動煤炭訂貨方式改革、組織實施電價調整方案,以及30個省(區、市)開征了水資源費,15個城市實行非居民用水超計劃超定額加價制度. 醫療衛生方面,按照國務院部署,成立了由發改委和衛生部牽頭、14個部門組成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工作小組,已著手開展相關工作.除此之外,國家和省級郵政監管機構組建完成,郵政行業實現了政企分開;企業債券發行規模擴大,發行管理進一步市場化.與此同時,認真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承擔了14個國務院立法項目,建立了招標投標部際協調機制. 在對外政策方面,以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我們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了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調整出口退稅結構、擴大資源型產品進口等政策措施,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型產品出口得到有效抑制;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頒布了《利用外資“十一五”規劃》;與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的《鼓勵和規范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意見》,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出臺了《境外投資產業指導政策》;在重點國家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領域的互利合作取得重要進展.(第一財經日報) 。

                    點擊加載更多
                    分類檢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9 符號

                    收起

                    老妇仑乱视频免费看果冻网站,亚洲色图-天天射,一级在线免费不卡无毒黄片,日本黄色网站一本免费看